|
【转载】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1年年会在吉林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Issuing time:2021-07-26 15:37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1年年会 成功举行 7月21日,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翻译教指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翻译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1年年会在吉林外国语大学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翻译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会实况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社会进行了直播。 上午的议程分为领导致辞、主旨发言和大会发言三个环节。年会首先由翻译教指委主任委员黄友义和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该环节由翻译教指委秘书长赵军峰主持。 黄友义 致辞 黄友义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表示,无论是国家“双循环”的经济建设,还是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无论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无论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还是支撑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都需要为国家提供急需的多语言、实践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今年6月,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译外高端人才培养的文件,对如何办好翻译硕士专业提出了明确、系统、具体的要求。文件强调要继续办好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培养更多时政类中译外专业博士研究生,全面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和翻译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展政学产研结合,合作编写教材,合作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合力培养一大批“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甘于奉献”的中译外高端翻译人才。 秦和 致辞 秦和校长在致辞中指出,翻译人才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是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培养合格高端翻译人才、助力国际话语权提升,是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吉林外国语大学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期待与同行一起,共同致力于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进程中发挥作用,为构建中外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军峰 主持致辞环节 第二环节为主旨发言,分别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处副处长刘帅、翻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仲伟合、许钧、蒋洪新和委员杨平分别就翻译专业学位的政策规划、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理论思考、质量评估及职业化等重要议题发表讲话,主旨发言环节由翻译教指委委员党争胜主持。 刘帅 主旨发言 刘帅副处长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集体学习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总书记提到的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正是我国翻译人才队伍需要承担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聚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主题,而且要从基本导向、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明确其基本内涵,从而激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 仲伟合 主旨发言 仲伟合副主任委员代表本届翻译教指委作2016-2021年工作总结,他回顾了翻译硕士专业教育取得的各项成就,并对翻译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目前依旧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清,人才培养方案不妥,师资队伍建设不强等十个典型问题。在当前世界大变局,中国新时代、全球后疫情、教育新形势等大背景下,翻译专业未来的发展应坚持创新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特色性原则、融合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和国际化原则,重点在学科交叉融合、拥抱技术影响、迎应需求变化、改变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创新、提升教师能力、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 许钧 主旨发言 许钧副主任委员在发言中阐述了对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理论层面的思考。他认为,翻译的内涵在当下有了新的要素,既有人类沟通和理解的需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一带一路”的建设等,意义十分重大。在当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主动走出去,展现中国的思考,中国的特色,同时加强国家急需的中译外高端人才培育,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应肩负起中国文化外译和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重任。当下的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开拓,尤其是对于小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各培养单位从事翻译教育的老师要进一步思考翻译硕士教育的成功的经验,总结问题教训,既要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整体的思考,同时要和国际上有关国家积极交流人才培养的经验,使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与世界翻译事业的发展形成积极互动。 蒋洪新 主旨发言 蒋洪新副主任委员分享了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他表示,从整体上看,各培养单位对翻译硕士专业学科定位、目标路径的认识不断深化,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但目前的翻译硕士专业建设仍然面临巨大的供需矛盾和猛烈的技术冲击。在发展翻译硕士教育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要始终坚信技术是为人类服务,不能被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的优越性所迷惑,要更加牢固地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翻译人才培养理念。关于人才培养,我们要从宏观统筹、加强建设、廉政监督等方面发力,确保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稳步提升,把翻译硕士教育的水平推向更高层次。 杨平 主旨发言 杨平委员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翻译行业建设以及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有关情况。她指出,中国外文局近年来在加强中国翻译行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深化改革,整合局内外翻译资源;加强管理,建立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考评结合,健全翻译人才评价体系等。在翻译资格考试建设方面,今年考试新增了朝(韩)语语种考试,目前已有9个语种、3个级别共55种考试,加上一级翻译和译审的评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国翻译人才整体评价体系。她表示,中国外文局将在今后更加创新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模式,更加支持翻译人才培养单位的各项工作,更加发挥推动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实现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及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争胜 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第三环节为大会发言,分别邀请了四所翻译硕士专业院校的代表分享各自院校翻译硕士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和培养体系方面的优秀经验。该部分别由翻译教指委委员文旭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穆雷主持。 杨玮斌 大会发言 卢卫中 大会发言 戴凡 大会发言 余承法 大会发言 四所翻译硕士培养院校的代表在大会发言环节分享了各自院校的宝贵经验:郑州大学外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杨玮斌教授介绍了郑州大学的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服务大国外交和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卢卫中教授介绍曲阜师大的校企合作与MTI人才培养模式。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戴凡教授分享了中大在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和云南等地区“创意写作与翻译”社会实践课程。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承法教授与参会者分享了对“本-硕-博”翻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机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文旭 主持大会发言环节 穆雷 主持大会发言环节 下午,年会安排了“新时代MTI教育与翻译人才思政建设”“新时代MTI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MTI 教育师资队伍建设”“MTI 翻译实践与实习基地管理与评估”“翻译技术在MTI 教学中的应用”“MTI 教育与翻译人才职业化”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等7个分组论坛,各分论坛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言,讨论气氛热烈。 分论坛结束后,李丹弟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焦丹教授(河南工业大学)、谢旭升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田力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王华树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郑淑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王峰教授(长江大学)分别代表7个分论坛作讨论情况汇报。分论坛汇报和年会总结由翻译教指委学术委员平洪主持。 分论坛代表汇报 李丹弟 焦 丹 谢旭升 田力男 王华树 郑淑明 王 峰 柴明熲 大会总结 年会由翻译教指委委员柴明熲作总结发言,他回顾了翻译硕士专业从构想到正式设立的过程,希望各培养单位的领导和教师能够不忘初衷,牢记翻译硕士培养职业型翻译人才的根本任务。最后,柴明熲对年会承办方吉林外国语大学的辛苦服务和悉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祝愿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能够在未来为国家专业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平洪 主持分论坛汇报及大会总结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1年年会采用线下会议和网络直播同步进行的形式召开。根据统计,本次年会线下参会人数接近500人,会议规模为历年之最,直播累计观看人数3万多人次,受众广泛,各培养单位教师和行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积极互动,反响热烈,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年会召开前还举行了翻译教指委2021年工作会议。 年会合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翻译教指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 |